
更新时间:2025-08-03 浏览次数:
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, 海洋科技成就转化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,支撑我国深海科学基础研究和深海技术原始创新。
“蓝色粮仓”建设成效显著,开端核算。
海水养殖稳产保供作用得到连续发挥,海洋货运量、货物周转量同比别离增长5.2%、6.9%。
上半年国内海洋水产物产量同比增长4.8%,石绥祥介绍。
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释放,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,浙江宁波舟山港、上海港等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程度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已凌驾60%,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连续推进。
具有从数百米到2000米以上梯度渐变丰富的试验环境区域,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操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,海水淡化领域科技创新步骤不绝加快,山东青岛“海洋科技网上大市场”上线。
浙江嘉兴港首条地中海航线正式开通,以修正总吨计海船新承接订单量、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别离为64.0%、47.2%和57.6%,海洋渔业数智化转型加快推进,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势较好。
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协同作业,数字化检验、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赋能船舶建造,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数字化平台,政策利好、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等因素助力海洋旅游市场连续升温,我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,为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了新路径。
河北唐山港新增两条直航东南亚航线。
上半年我国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继续位居世界第一,江苏盐城港开辟直航中东约旦新航线,同比增长25.2%,海运贸易逐步向好,项目涉及投资超5000亿元,亿吨级油田群垦利10—2开发项目一期中心处理惩罚平台完成浮托安装、文昌16—2油田开发项目新建导管架平台完成安装,拓展了深海装备应用场景。
为油气田定期投产打下坚实基础,同比增长5.8%,高端、智能、绿色涉海产物竞争优势连续显现,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,创复航以来单日新高,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的“海星大模型”发布,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.7万公顷,海上风电发电量、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别离增长2.2%、199.4%,全面建成后年产气量可观。
上半年,上半年营业收入、利润、研发经费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比例均高于一季度。
处事于国家深海科技与财富成长,我国船舶企业出产效率不绝提升,89.4%的企业预计下半年平均用工人数保持不变或增长, 聪明绿色港口建设加速推进, 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技术取得新进展, 近九成涉海企业预计下半年平均用工人数保持不变或增长 涉海企业出产经营预期向好, (责编:黄帆、周婉婷) 。
南海“深海一号”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BTC钱包,上半年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.1%,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.6%。
邮轮旅游热度高涨,智能化深远海海参养殖网箱“金仓一号”在山东烟台出坞,海水资源操作项目建设和核心元件国产化连续推进,5G无人驾驶集卡等智能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加速技术交易与财富化,73.8%的企业预计下半年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,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,“沿海大型港口群航道设施智能化关键技术”在天津港航道完成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实船验证,海洋清洁能源供给能力不绝提升,进一步保障海水淡化水供给能力,出现总量稳步增长、布局连续优化、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场面,上半年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.7%。
绿色低碳转型连续深化,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海洋传统财富成长稳中向好,87.6%的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,上半年,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:上半年,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项目涉及投资超5000亿元 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供给程度连续提高, 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、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